乌克兰军队近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战术,成功找到了削弱俄罗斯战争潜力的有效途径。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俄罗斯境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打击,包括位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关键地区的十余处高价值战略目标遭到精确打击,这些目标涵盖了能源基础设施的核心节点、重要交通枢纽以及战略燃料储备中心等关键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几处大型石油精炼厂也成为了乌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乌克兰军方显然没有停止攻势的打算,反而在不断升级对俄罗斯本土的打击力度。据前线战报显示,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近日成功使用自杀式无人机集群,精准命中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鲁泡特金市的重要铁路供电系统。这次行动中,乌军采用了多波次、多方向的立体打击战术,从乌克兰境内多个秘密基地同时发射了数十架经过改装的军用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南部多个重要军事区域接连传出剧烈爆炸声,其中鞑靼斯坦共和国叶拉布加地区的一处军事设施不仅发生连环爆炸,还引发了持续数小时的大规模火灾。
展开剩余63%美国Maxar科技公司最新公布的卫星图像证实,俄罗斯下卡姆斯克大型炼油厂确实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为应对持续的安全威胁,俄罗斯国防部已紧急下令关闭下卡姆斯克和喀山两座重要军用机场的所有航班。更令俄军担忧的是,在获得北约情报系统的实时支援下,乌克兰特种部队近日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战略设施实施了精确打击。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处先进雷达站遭到破坏,这将严重影响俄军在黑海地区的航空管制能力,包括民航航班及空军作战任务都将受到严重制约。
此次军事行动中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是乌克兰首次实战部署了自主研发的\"火烈鸟\"巡航导弹系统。据美国《新闻周刊》独家报道,这款新型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惊人的3000公里,能够携带1吨级的高爆弹头实施精确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克里米亚地区部署有俄军最先进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但乌军发射的\"火烈鸟\"导弹仍成功突破了俄军的多层防空网,最终准确命中了克里米亚北部阿尔米扬斯克地区的一个俄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前沿基地。
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地区的打击之所以能保持较高成功率,主要得益于北约国家提供的情报支持。近期,美国和法国频繁派出RC-135和E-3预警机在黑海空域执行侦察任务,为乌军提供实时目标数据。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CEO伊琳娜·捷列赫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到2025年冬季,乌克兰将实现\"火烈鸟\"巡航导弹的规模化量产。一旦月产量达到数百枚,俄罗斯境内3000公里纵深范围内的所有战略目标都将面临严重威胁。
在俄罗斯西部边境5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量对战争至关重要的军事设施:包括12个主要空军基地、8个战略铁路枢纽、5个大型军工厂、20余座弹药储备库以及多个前线指挥中心。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俄军对乌作战的后勤保障体系。根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30天内,俄罗斯就遭受了超过30次针对能源和交通设施的袭击,其中包括伏尔加格勒、梁赞等地的多个大型炼油厂,以及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最后一条能源输送管道。
乌克兰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不仅要切断前线俄军的燃料供给,使其重型装备陷入瘫痪,更要从根本上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瓦解其\"以战养战\"的能力。面对西方持续强化的军事援助,俄军在三年多的战争中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今年夏季攻势为例,尽管俄军集结了16万精锐部队进攻红军城,但至今未能实现战略突破。随着欧洲各国军工产能的逐步恢复,预计到2026-2027年将达到战时高峰,届时俄罗斯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战略困境。
发布于:天津市联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